6月2日,应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专家王立鼎院士作客“名师讲堂”,与广大研究生学子分享成长之路。
年逾古稀的王院士依然精神饱满,神采奕奕。讲座伊始,他首先简单介绍自己曾任和现任职务、获奖情况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等,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令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敬佩不已。
谈及成长之路,王院士按照时间顺序清晰明了地向大家讲述所经所学所感。小学时代,家境并不富裕的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热爱学习并且热爱劳动。他能在学习的同时兼顾小院里的蔬菜,这都是在上学与放学的路上学到的,知识不仅仅在课堂里,也在生活中。王院士提到,从小锻炼吃苦能力对青少年是非常必要的,抓教育要从青少年做起。由于家庭原因,王院士迫于无奈选择了读中专,然而这并不能影响他成才的道路。上课时他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他的笔记是全班最好的。在报考大学的64名学生中,他是唯一一名考上吉林工业大学的学生。作为机械系第一批毕业生,他被派送到中科院做课题,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从此开始了科研之路。王院士作为研究所小组组长,十分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在生产实习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进步。他认为,时间就是生命,应该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来学习,为自己充电。
接下来,王院士讲述了他在科研领域的相关探索和成就。在机械领域,他长期从事超精密齿轮工艺与测试研究,建立了相关精度理论与“正弦消减法”等误差补偿方法。研究过程中,他总是亲自操作,边记录边思考,注重总结。他研制出最高精度等级的精密齿轮和渐开线样板,用于工程和计量基准。为了再提高齿轮制造精度,碰到首要的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齿轮的齿形加工与测试技术,他提出了完全符合渐开线发生原理的构思,并设计与制造出最佳的成型设备。讲到动情之处,王院士慷慨激昂,作为中国齿轮之最,他必须让这个领域后继有人,决不能被西方超过。他对祖国和科学的热爱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
之后,王院士着重讲解了自己成长之路的三点体会:一,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能够做到。他引用了毛主席的名言,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越世界的先进水平。二,艰苦奋斗,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三,掌握一种好的思想。他坚持应用辩证主义哲学来思考问题,并且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利用“两论”来思考问题。他将科学实验形象地比喻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强调做科学研究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并指出“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那些勇于攀登的人才能登上科学的顶峰”。
最后,王院士引用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并融入自己的所感所想。他说,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要把我的一生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本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王立鼎,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专家。1960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长期从事超精密齿轮工艺与测试研究,建立了相关精度理论与“正弦消减法”等误差补偿方法。研制出最高精度等级的精密齿轮和渐开线样板,用于工程和计量基准。80年代开展亚微米级传动链精度及高平稳性工作台等研究,用于光盘母板刻录设备。1992年组建中国第一个微机械(MEMS)研究室,1999年组建MEMS研究中心,开展单元与系统设计、制作、测试及运动学、动力学研究。先后担任国家攀登计划“微电子机械系统”项目组专家,国家S--863计划微型机械主题规划与执笔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等职,是中国超紧密齿轮工艺技术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