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是大工第70个建校日。这一天,春光明媚,万物竞发,大工师生千人汇聚主楼广场共唱《我和我的祖国》。
活动结束后,巨幅五星红旗的照片和师生们心潮澎湃的瞬间刷屏了大工人的朋友圈;学校官微报道该活动的推送一发出,阅读量在5小时内便达到了10万+,现已突破26万;《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央广网、《辽宁日报》、《大连日报》等十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高度关注活动盛况并陆续进行报道,为学校70周年校庆季的开启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以快闪活动为载体精心制作的MV推出后再次引爆网络,并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活动已告一段落,但其教育意义和辐射作用仍在深化,感动仍在延续。
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我们在等待这一天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工与共和国同龄,并始终与祖国同行。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大连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在4月15日——大工第70个建校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既是用歌声表达祝福,也是用歌声激发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怀。为增强仪式感,主创人员把活动的开始时间定为上午9点49分,寓意1949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经过几次讨论,活动主场地最终选择在主楼广场,不仅因为广场的开放性能让更多的师生共同感受心潮澎湃的一刻,更重要的是主楼是大工师生在最困难的历史时期肩扛手提亲手建造的,代表了大工人团结进取、自强不息的品格与精神。
“闪”一下几分钟,背后是集体多日的力量凝聚
快闪活动虽仅有短短几分钟,但却凝聚了太多师生的心血、智慧与热爱。
为体现70年的奋斗历程、大工人的家国情怀、实干精神与朝气活力,活动由老教师合唱团、机关青年教师合唱团和大学生合唱团等老中青三代人作为演唱主体,场景设计涵盖了建校初期的一二九街旧址、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和盘锦校区,画面选取包括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图书馆、校史馆、刘长春雕像、水杉林等标志性地点。钟万勰、林皋、程耿东、王众托等两院院士应邀出镜,参与大工创建全过程、已经95岁高龄的祁文广老师、全国道德模范邵春亮老师等老一辈大工人代表应邀出镜,上海、天津、广州等六地校友助跑迎校庆活动等元素和画面也融入了MV中。
从策划创意到组织实施,从制作执行脚本到集中开展录音、录像,从道具设计到彩排、正式开展快闪,整个活动筹备历时20余天,涉及“一校两地三区”、老中青三代师生300余人,相关职能部门10余个,拍摄场景30余个,录音及编曲总时长超过100小时,后期制作整理超过800G素材,完成近20个版本的修改剪辑……
这场最初只是由学生参与策划和筹备、选取最普通师生作为主要演员的一场纪念活动,到最后成长为一场全体校领导、两院院士代表、高端人才代表共同参加,机关各部门全力支持、各院系广泛参与、千余师生汇聚广场共唱的一场大型纪念活动,也成为了第七十个建校日大工师生共同的难忘记忆。没有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就没有这次让我们激动和铭记的快闪活动。
最普通的师生就是最好的主角
为体现与共和国同龄、同行的特点,主创人员在正式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之前,以朗诵展现大工70年发展历程的《大工赋》进行活动预热,辅以钢琴、长笛现场演奏校歌进行伴奏。《大工赋》的作者、以讲授选修课《红楼梦》而闻名的基础文化课教师张旭泉教授和深受学生欢迎的基础理论课《大学物理》教师余虹教授担任领诵。担任合唱总指挥的是已至耄耋之年的退休教师崔善庆,担任领唱的,有教授、副教授、普通机关人员、在读大学生……他们都是最平凡的师生,却是校园里最好的主角。崔善庆老师说“我们唱的是心中的歌,我们闪的是对学校几十年来的情怀。闪一把很舒畅,很感慨,重在情,轻在形。”
活动虽短暂,爱国爱校情怀却绵长悠远
《我和我的祖国》唱出了每个大工人的心声,MV的推出在活动的基础上将师生强烈的爱国爱校情怀继续引向高潮,师生校友观看之后无不热泪盈眶,为母校七十载栉风沐雨的发展历程而骄傲,更为自己是一名大工人而自豪。
学生汤杉杉说,“我看到满头白发的老教师们庄重地佩戴上几十年前的大工校徽,高兴地贴上印有中国心与70周年校庆logo的贴纸,伴随着歌声一边高歌一边兴奋地挥舞着国旗。那一刻老教师们的形象将永远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七十载岁月,大工红色基因就这样传承不息”。
大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76级机械制造专业校友董长海表示:“从大工走出来的每一位学子都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勇作大工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说:“1949年,我还在上大学,和同学们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唱着歌迎接共和国的诞生,没想到70年后还能和今天的同学们一起唱歌为祖国庆生,70年跨越,祖国和大工的发展都日新月异,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更有信心,在未来把祖国和大工建设得越来越好!”
忘不了这一刻——歌声响起、热泪盈眶的这一刻,骑着单车、手持国旗穿越人群的这一刻,国旗舒展、军礼飒爽、注目行礼的这一刻……
忘不了这一天——兴致昂扬、佩戴校徽、盛装出席的这一天;歌唱欢呼、一同挥舞旗帜、大声说出祝福的这一天;久久不肯离去、刷着朋友圈的图片、嘴角挂着笑容的这一天……
时光流逝,歌声不息,情怀不改,凝结为兴邦强国的精神力量在师生校友心中不断积聚,大工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亦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表达,激励着莘莘学子投入到祖国建设的洪流中,努力成长为肩负起“四个服务”重要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