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2011计划”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4月11日上午,学校“2011计划”领导小组在主楼512室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2011计划”工作。教育部科技司高新处邰忠智处长应邀出席会议并作国家“2011计划”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校长申长雨发表讲话。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姜德学、常务副校长郭东明、副校长李俊杰,相关学部(学院)、机关部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常务副校长郭东明主持。
邰忠智处长围绕“2011计划”的总体要求、基本内涵和工作进展作了精彩报告。他指出,实施“2011计划”,必须要立足“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突出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有实效,突出高校多学科交叉、多功能融合的优势,通过任务牵引,发挥校内外各方创新力量。要充分发挥高校自主性,在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评价考核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转变创新发展方式,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全面提高能力,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和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协同创新工作,申长雨校长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申校长指出,“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大战略性计划,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计划的实施对提升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将产生重要影响。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立足“2011计划”的实施,把学校放在全国高等教育大格局中去思考、去定位。
二是要加大工作力度。一方面,要抓好“四个关键”。首先,是要抓好顶层设计。要坚持分类培育、分层建设、形成体系的基本思路,系统规划好学校“2011计划”总体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分层分类协调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其次,是要抓好前期培育。要集中精力把前期培育做好、做扎实,着力在创新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跻身国家和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行列打下坚实基础。第三,是要抓好方向凝练。要立足“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进一步凝练好协同创新平台的研究方向,做到有高度,有深度,接地气,真正解决国家和行业的重大科技问题。第四,是要抓好体制机制创新。要勇于突破学校内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在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积聚创新资源。
另一方面,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与顶尖学科建设计划相结合,加大顶尖学科和高水平实力学科建设力度,为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二是要与高端人才支撑计划相结合,依托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培养高端人才,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为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要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在推进协同创新中不断提高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四是要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使学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点。
三是要强化工作落实。要切实认识到协同创新是一项涉及全局的工作,全校上下必须共同关注、共同思考、共同参与,形成推进协同创新的合力。要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理顺工作机制,做好任务分解,明确工作进度,切实做到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进度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落实、条件落实,把协同创新各个环节的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确保既定的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会上,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永臣作了学校“2011计划”建设工作汇报,对国家及辽宁省“2011计划”实施情况,我校“2011计划”工作进展和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安排作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