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心概况新闻公告人才团队研究成果人才培养政策文件共享平台合作交流联系我们
研究成果
 项目 
 奖励 
 专利 
 论文 
 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成果>>成果>>正文
 

日前,由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主办的第6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中南大学落下帷幕。我校获得“我最喜爱的项目”、“最佳创意项目”等4个奖项,其中创新实验学院的“远程家居安全监控产品创业项目”同时获得“我最喜爱的项目”和“最佳创意项目”。

骄人的成绩不会凭空而来,作品缘何受到评委与师生们的一致青睐,这支队伍付出了哪些艰辛与努力呢?带着问题,记者走近这支团队,探寻他们背后的故事。

http://upload.

What:从“作品”到“产品”,埋头实干

“远程家居安全监控产品创业项目”是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创业实践项目,项目运作的主体是参与该项目的我校学生自主创业成立的大连华成天威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管理团队有三位成员,他们分别是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大四学生张凯、原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本科生牟中强、原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本科生秦晓程,其中牟中强、秦晓程本科毕业后保送我校创新实验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仍旧为该创业团队主力队员。创新实验学院吴振宇副院长和李航老师作为该项目的指导教师,承担了顾问和技术咨询的角色。

http://upload.

据了解,该创业项目依托的主要产品为“WiFi远程监控机器人”和“六足远程监控机器人”。其中“WiFi远程监控机器人”以轮式小车作为平台,体积小巧、运动灵活,机器人上装载的视频采集和传输系统可将机器人周围图像实时传输到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智能手机,从而实现远程家居监控,该机器人同时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与实用性,市场前景广阔。“六足远程监控机器人”则具有较强的越障能力,可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移动视频监控。目前,以上产品均完成技术研发,并已经申请专利,生产出第一代样机,部分产品交付试用,如六足远程监控机器人已在沈阳军区某部应用于军用飞机机身巡检。所有产品均已进入工艺改良及外观设计优化阶段。

“以往我们参加的创新创业竞赛,最终的作品都是一本创业计划书或者一份市场调研报告,而这次则完完全全是在真刀真枪地设计产品、运作企业。”牟中强同学曾经参与过“攀登杯”、“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他特别强调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创业项目与其他活动的不同,“以前我们的成果通常是实验室作品,但这个项目的运作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作品’变成‘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地考虑了用户体验与市场需求。”吴振宇老师更生动地评价了这个项目的意义,称其“更实干,更接地气了”。

How:从校园到社会,摸索前行

我校在今年的创新创业年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背后,是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与奔波忙碌。张凯同学作为团队负责人感慨颇深:“这是我们第一次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深深地体会到了校园与社会的差异。书本中传授给我们的创业经验、灌输给我们的创业激情,让我们对创业充满了兴奋与期待,但是在面对繁琐的企业登记注册手续时,一下子就会变得焦头烂额、手忙脚乱。”

克服诸多困难,这支团队终于在2013年4月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并将其命名为“大连华成天威科技有限公司”。“刚开始办公司的时候,对什么都陌生,对国家和地方的税收政策、对公司的财务流程都不熟悉,甚至去银行办业务都不知道要去哪个柜台,有的时候会碰壁,会走不少弯路。刚开始,路都是一点点摸索着走,特别不容易。”张凯同学作为公司创始人和法人代表,向我们特别讲述了遇到的困难以及收获的经验教训,“在公司组建和运行的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将财务工作委托给了专业的会计事务所,从而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中,目前公司的各项事务都步入了正轨,我们还是有信心做大做强的。”

其实这种信心来自于团队成员的努力付出,张凯同学和我们分享了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一件趣事:有一段时期,产品研发的进度要求特别急,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长时间通宵达旦地高强度工作让秦晓程同学脸上长满了痘痘,项目结束后调养了一段时间才恢复正常。“这么帅的小伙儿,当时我看了都心疼。”张凯调侃道。这样的小事,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团队的融洽氛围与奋斗精神。

Why:从学院到学校,扶持助力

本届年会,我校取得的成绩与往年相比尤为突出,这与学校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从项目的执行,到年会的筹备和现场展示,学校领导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吴振宇老师说道,“有学校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应更加珍惜这次展现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机会,更有信心利用好这个平台展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风采。”

当被问及今年的项目对比往年及其他高校有何特别之处时,吴振宇老师思索了一下,“近些年,大学生创业并不鲜见,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定制明信片、商品销售之类的活动。但是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能够发挥自己在方面的专长,真正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创业活动中,这样的成功案例还不是很多。我们的创业项目正是想做这样一个有益的探索。”

“我们以往指导的活动往往止步于某个功能模块、某个实验室模型,没有上升到‘系统’和‘产品’的层次上,在这个创业项目中,我们尝试‘从模块到系统,从模型到产品’的提升。”李航老师补充道,“要实现这样一个提升,一方面需要成果的积累,另一方面需要对市场的把握。这个创业项目的主要产品,正是基于秦晓程、牟中强两位同学在前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创新训练项目取得的成果。对于这样一个有使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成果,如果说止步于项目结题验收或者学生毕业,那就太可惜了。应当使这些成果得以积累、传承,并顺应市场需求持续改进,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当提及当代大学生中的创新创造人才时,吴振宇老师表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潜质存在于各个层面,只是由于条件限制未能有效发挥和拓展,教务处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给学生增强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提供了机会,全校老师特别是教授们的倾力参与为学生的创新作品实现保驾护航。创新实验学院作为我校实施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试点单位,也一定会向全校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和更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的创新梦想有实施条件。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们加入我们的行列,在科研实践中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编:116024